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

音響展該如何呈現?--音樂

音響展該播放什麼音樂呢?
如何在觀展者停留的一分鐘內ear catch?

訴諸理性?錄音超好的發燒片...
訴諸感官?乒乒乓乓驚人的聲響...
訴諸情感?天籟般的美好歌聲...
訴諸行動?令人不禁起舞的舞曲...
訴諸關聯?品味高尚的古典樂小品...



談行動,這招在空間極為有限的展覽場大概很難...(應該晚上搞個電子舞曲party...)

談感官,賣的若是家庭劇院系統,這招就對了!很簡單,也證實很有效。

談關聯,若產品走的是優雅洗練風格,那麼舒緩的Jazz名曲、輕柔無壓力的鋼琴或小提琴獨奏營造的氣氛應該很對客戶群的胃口。
若主打超高收入的品味人士客戶群,那麼還要加上慷慨激昂的古典交響樂,更能切合他們想在自家展現給親朋好友自己的品味這種需求。
曲目是哪些,是否是名曲、名演奏、名錄音其實沒啥關係,重點在該曲必須適合營造氣氛。

談理性,有幾個觀展者搞得清楚啥是真正的結實乾淨的低頻、栩栩如生的中頻、飄逸燦爛的高頻?
音響迷都沒幾個人搞得清楚了,一般觀展者更不可能,縱使是業界人士也多半搞不清楚,
而且這又如何在一分鐘內吸引觀展者?

談情感,這不也正是音響存在的主要價值嗎?
要如何訴諸情感?如何在一分鐘內挑動觀展者的情感?
訴諸情感最常用的方式是塑造個情境,令人覺得熟悉的情境、切身的情境、充滿回憶的情境...
老歌、名曲一出現,總讓人立刻跌回當年的歲月,這該是最適合在音響展播放的音樂了....

該播放那些呢?
老歌,也就是熟悉的歌曲,與年齡相關,觀展者年齡分佈?
相當廣泛...這怎麼挑音樂?
反過來問,你想吸引的客戶群可能的年齡分佈?
中高價產品主攻的客戶群大多是經濟能力較佳的中年以上人口,選曲便應該偏向他們成長時熟悉的70、80年代音樂;
一整套低價入門級的主攻的是年輕人,選曲便該以最近5~10年間的曲目為主;

又該怎麼播放呢?
再回歸老問題,如何在川流不息的觀展者停留的一分鐘內ear catch?

倘若產品的潛在客戶群年齡層寬廣,那這真是大問題...
一首歌曲少說三分鐘,遠比觀展者停留的一分鐘長,想要一網打盡根本不可能...
要盡可能放大效應,似乎得穿插著播放不同時代的歌曲,
這般亂槍打鳥好嗎?
可能令人覺得突兀...駐足者也可能因此離去,失去讓其更進一步體驗的機會...

或許可以考慮另一個問題,觀展者的情感若被挑動了,會進一步停留多久?
多數人(走馬看花的)應該是再多聽個一、二首,就想換一間看看了;
少數人會停留較久,這可能是音響迷,或是短期內想購買音響的消費者。
要針對駐足者隨時調整播放曲目嗎?
這又回到最高目標,參展的目的?打品牌形象、增加曝光度、提高成交可能性、當場成交?
若希望當場或展後便成交,便該延續此時播放的曲目年代與風格,並進一步徵詢駐足者想聽那類曲目;
否則便依照既定的原則定下的順序繼續播放曲目。(而sales可以在駐足者離去時遞上名片,攀談幾句,邀請對方展後蒞臨店面)

這既定的順序是?
剛提到,多數人(走馬看花的)應該是再多聽個一、二首,就想換一間看看了,
因此或許可以採取年代相關聯性,每五年約三首方式播放,
由70年代起,至2005年止,共21首,輪一回約一個半小時。

只有一套曲目?當然不夠,歌曲有風格之分、語言之別,
慢板情歌、快板舞曲、民謠風、搖滾、重金屬、KTV國歌...
芭樂的、喧鬧的、輕快的、哀傷的、深沈的...
北京語、閩南語、客語、英語...
或許可以採取主要幾套是不同語言的慢板感人風格,另備其他幾套不同風格,
必要時切換,以更進一步催化駐足者的情感反應。
不過,若以提高hit rate而言,混雜語言或許比較好些。

當然,別忘了,準備幾套其他風格的音樂,jazz、拉丁、古典樂小品、交響樂,以應駐足者需求。
前提還是,名曲,
熟悉,容易喜歡,容易共鳴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