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

由Benz看音響業

某老闆,辛苦多年後,終於發了,就想買他夢想很久的Benz,
某天,老遠跑去Benz展示間,沒人理他....
回辦公室,去對面的BMW,Sales認真的講了一小時車的特點...
此後,這sales賣了他六輛車...

我不只一次聽說Benz有這樣的狀況,難怪這些年Benz在台灣都不太行...
Benz的sales會那麼跩,
或許是因為Benz在台灣成名太多年,老一輩好野人都買Benz,
三五年就換車,sales生意好做的很,只要做老客戶的生意就賺翻了~
因此根本就懶得搭理新客戶...

這,不正是目前台灣音響業的狀況?

進音響店?怕怕..

看看這篇吧~
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48&t=1715656&last=22111202
就知道多少人有不愉快的經驗...
難怪所謂的音響迷越來越少...
大部分人第一次體驗就嚇跑了~

一直覺得很奇怪,為何店家第一句就是問你:"你有多少預算?"
有人買東西先準備好一堆銀兩才去的嗎?
不是應該倒過來,問了問,比了比,才決定要花多少嗎?
去菜市場買菜都不會有人這樣問吧?

店家這問法,顯示,他們只做圈內人,對音響熟悉的人,所謂的音響迷,的生意...
唉...難怪沒有新客人...
老客人不是早買了,就是漸漸凋零,難怪生意越來越差...
怪誰啊?
怪你自已啦~

若你是顧客,進去某名牌珠寶店,店家先問你有多少預算,你心裡會怎麼想?
"瞧不起我?想打發我走?"
或是,"當我肥羊,先報我有多少錢給你宰嗎?"
生意這樣做,實在很奇怪...

音響迷佔人口多少?其他人都不買音響?
外行人連啥是擴大機都搞不清楚,怎麼會有概念要花多少?
唉...
難怪音響店都門可羅雀...

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

喇叭背面有啥祕密嗎?

音響展裡,總是有些人,很沒禮貌的,枉顧一票人正坐在那裡聽音樂,就走到喇叭前,端詳端詳,看了半天,
而且,還要繞到後面瞄一眼才過癮...

喇叭背面有啥祕密嗎?
不過就是二個或四個頂多六個電線接頭而已,幹嘛看?有啥好看?

這些人,或許就是所謂的理性消費者,一切眼見為憑,
看外觀、看規格、看數據、看理論...或許根本不聽聲音...
對這些人若是搞體驗行銷,那真是給烏龜吃大麥...
不如瞎扯些不得了的理論與名詞,說不定他們看了更爽勒~

只是,我猜,最後他們花不花錢,還是決定在音響媒體是否有推薦吧...

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

由LP談起

音響論壇263期中,蔡克信寫著

LP變數極多,往往是從主觀中求取客觀的音樂再現

同感...
仔細探究,整套音響最後呈現的音樂,不也是從主觀中求取客觀的音樂再現?
所謂的器材搭配,所謂的線材調音...
這類的事物,或許正是所謂玩家因而孜孜不倦的動力...

不過,問問絕大多數音響迷,主要的訊源是LP還是CD?答案應該會CD吧...
為何?方便嘛...

那麼,對同樣想要方便的非音響迷,也就是那占絕大多數的消費者而言,
要挑CD player,要挑擴大機,要挑喇叭,還要挑線,甚至還要搞電源,最後還會碰上空間駐波...
這誰受得了?
莫怪乎,所謂的床頭音響銷量是HiFi的十百倍...

那麼,若是HiFi也組成一套呢?會有市場嗎?
或許那些玩家仍舊會自以為聰明的,就是要自己拆開來亂搭,
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呢?
其實店家的經驗裡,真正的大客戶都不囉唆,整套買~
顯然這才是正確的生意模式!

既然知道,幹嘛不做?

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

何不搞個電腦音響展?

音響業一直喊著生意不佳...
客層顯然隨著年齡越來越老...
沒有年輕人加入...

既然台北HiFi展就在暑假,
何不將其中一區改成電腦音響展?
特別強調與PC的結合,專攻中低價位市場,
或許能吸引電腦展的1/10人數,那可是二萬以上的大人潮哪~

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

你聽音樂嗎?你買過音響嗎?

這問句再加一句,你去過音響店嗎?
答案可能是...沒有...
那,你的音響去哪買的?
燦坤、全國電子、家樂福...
為何不去音響店?
聽說高級音響都很貴啊...

怎麼讓人進音響店?這值得想想...

為何,買iPod不是去音響店?

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

你可能只有一次機會

我以前的老闆,當年聽說我耗了不少時間在音響上,一直要我帶他去音響店晃晃,
拖了很久,我只好帶他去附近晃一下,聽聽一套NT$11萬的系統,
問他聲音好不好?沒聽過HiFi音響的人當然是大為驚異囉~
我則是不置可否,不給任何評價...
過兩天,他說他買下那套了!買都買了,我還能怎麼辦?
過一陣子,我們幾個人去他家聽聽看,大家都不滿意...
這下他很不爽快了...說那個音響店老闆不老實...

雖然說,世上沒有賣不掉的產品,只有不對的價格;
就那套音響來說,相對於其他音響系統,或許物有所值,有其缺點,也有其優點;
但對一般人(非音響迷)來說,NT$11萬的音響竟然是那樣的聲音!這怎麼能接受?
一套床頭音響也不過NT$2萬,NT$11萬可是五倍價格哪~

你想,之後他會再去那家音響店嗎?
你自己心中對價值的評量,可能與客戶對價值的評量有相當大的差異...

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

音響展該如何呈現?--音樂

音響展該播放什麼音樂呢?
如何在觀展者停留的一分鐘內ear catch?

訴諸理性?錄音超好的發燒片...
訴諸感官?乒乒乓乓驚人的聲響...
訴諸情感?天籟般的美好歌聲...
訴諸行動?令人不禁起舞的舞曲...
訴諸關聯?品味高尚的古典樂小品...



談行動,這招在空間極為有限的展覽場大概很難...(應該晚上搞個電子舞曲party...)

談感官,賣的若是家庭劇院系統,這招就對了!很簡單,也證實很有效。

談關聯,若產品走的是優雅洗練風格,那麼舒緩的Jazz名曲、輕柔無壓力的鋼琴或小提琴獨奏營造的氣氛應該很對客戶群的胃口。
若主打超高收入的品味人士客戶群,那麼還要加上慷慨激昂的古典交響樂,更能切合他們想在自家展現給親朋好友自己的品味這種需求。
曲目是哪些,是否是名曲、名演奏、名錄音其實沒啥關係,重點在該曲必須適合營造氣氛。

談理性,有幾個觀展者搞得清楚啥是真正的結實乾淨的低頻、栩栩如生的中頻、飄逸燦爛的高頻?
音響迷都沒幾個人搞得清楚了,一般觀展者更不可能,縱使是業界人士也多半搞不清楚,
而且這又如何在一分鐘內吸引觀展者?

談情感,這不也正是音響存在的主要價值嗎?
要如何訴諸情感?如何在一分鐘內挑動觀展者的情感?
訴諸情感最常用的方式是塑造個情境,令人覺得熟悉的情境、切身的情境、充滿回憶的情境...
老歌、名曲一出現,總讓人立刻跌回當年的歲月,這該是最適合在音響展播放的音樂了....

該播放那些呢?
老歌,也就是熟悉的歌曲,與年齡相關,觀展者年齡分佈?
相當廣泛...這怎麼挑音樂?
反過來問,你想吸引的客戶群可能的年齡分佈?
中高價產品主攻的客戶群大多是經濟能力較佳的中年以上人口,選曲便應該偏向他們成長時熟悉的70、80年代音樂;
一整套低價入門級的主攻的是年輕人,選曲便該以最近5~10年間的曲目為主;

又該怎麼播放呢?
再回歸老問題,如何在川流不息的觀展者停留的一分鐘內ear catch?

倘若產品的潛在客戶群年齡層寬廣,那這真是大問題...
一首歌曲少說三分鐘,遠比觀展者停留的一分鐘長,想要一網打盡根本不可能...
要盡可能放大效應,似乎得穿插著播放不同時代的歌曲,
這般亂槍打鳥好嗎?
可能令人覺得突兀...駐足者也可能因此離去,失去讓其更進一步體驗的機會...

或許可以考慮另一個問題,觀展者的情感若被挑動了,會進一步停留多久?
多數人(走馬看花的)應該是再多聽個一、二首,就想換一間看看了;
少數人會停留較久,這可能是音響迷,或是短期內想購買音響的消費者。
要針對駐足者隨時調整播放曲目嗎?
這又回到最高目標,參展的目的?打品牌形象、增加曝光度、提高成交可能性、當場成交?
若希望當場或展後便成交,便該延續此時播放的曲目年代與風格,並進一步徵詢駐足者想聽那類曲目;
否則便依照既定的原則定下的順序繼續播放曲目。(而sales可以在駐足者離去時遞上名片,攀談幾句,邀請對方展後蒞臨店面)

這既定的順序是?
剛提到,多數人(走馬看花的)應該是再多聽個一、二首,就想換一間看看了,
因此或許可以採取年代相關聯性,每五年約三首方式播放,
由70年代起,至2005年止,共21首,輪一回約一個半小時。

只有一套曲目?當然不夠,歌曲有風格之分、語言之別,
慢板情歌、快板舞曲、民謠風、搖滾、重金屬、KTV國歌...
芭樂的、喧鬧的、輕快的、哀傷的、深沈的...
北京語、閩南語、客語、英語...
或許可以採取主要幾套是不同語言的慢板感人風格,另備其他幾套不同風格,
必要時切換,以更進一步催化駐足者的情感反應。
不過,若以提高hit rate而言,混雜語言或許比較好些。

當然,別忘了,準備幾套其他風格的音樂,jazz、拉丁、古典樂小品、交響樂,以應駐足者需求。
前提還是,名曲,
熟悉,容易喜歡,容易共鳴。

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

音響展該如何呈現?

音響展該如何呈現?這題目包含許多面向,
由觀展者的觀點思考,
首先見到的是空間,也就是佈置的風格,包含光線、裝飾品,
接著是器材設備的擺設方式,
再來是工作人員的穿著打扮,
最後才是音樂。

音響展有數十個房間,觀展者大多二、三小時內就看完走人,
平均一間能待多久?頂多一、二分鐘,
如何在這一、二分鐘內吸引觀展者,進一步停留較長的時間?
甚至,如何吸引觀展者進房間?

第一個問題,如何吸引觀展者進房間?
若是赫赫有名的大品牌,這不是問題...是嗎?若是觀展者根本就是外行呢?(外行人往往才是阿沙力的客戶啊...)
在房間門口吸引人?搞個誇張或是神秘的門...站一位美女專門負責開關門...
在房間之外吸引人?派穿著超清涼服裝的妹妹們舉著牌子四處繞...
辦活動吸引人?派妹妹散發傳單週知房內有吸引人的免費贈品...
展前打宣傳戰?搞噱頭?外形最獨特的喇叭....

第二個問題,空間如何佈置?這是在問,想呈現什麼風格?
目的在?如何能夠吸引人駐足?
這點當然也產品市場定位有關,以及更高的目標,這次展覽的主要目的是?
著名品牌與初露頭角的品牌手法應該大不相同,
著名品牌可以採取花團錦簇的手法,呈現此品牌依舊有充足的活力,仍舊是市場的大腳色;
新品牌,則必須將觀展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產品上,不宜過度分散觀展者的注意力,
空間佈置風格宜與產品市場定位相合,Tannoy傳統式如同老式傢具般的喇叭與B&W Nautillas前衛如同藝術品適宜的空間風格就完全不同,IKEA的實境式佈置法便是最佳的參考。

第三個問題,器材如何擺設?
若是著名品牌,擺出一堆機器排排站也無不可;
若非著名品牌,要採取實境式?還是凸顯式?
若銷售的目標是整套音響系統中的單一組件,可採取凸顯式,強調產品本身(可不是每個觀展者都搞得清楚哪件器材是你自己的);
若是整套系統,可採取實境式,以達到one stop shopping的效應。

第四個問題,工作人員如何穿著打扮?
BMW的sales會怎麼穿著?Mini Cooper的sales又是如何裝扮?產品定位決定了這點。
高價品牌宜強調服務週到與專業,低價品牌則宜展露易親近的態勢。
若產品橫跨全價位帶呢?那得看你打算在展覽中達到什麼目的,
是品牌形象?還是吸引潛在客戶?觀展者又會是哪些客戶群?


二、三、四項仍舊必須回歸第一項,
如何吸引觀展者進入房間?
在音響展的數十個房間競爭中,必須要有特色!


第五個問題,該放什麼音樂?
這真是個大問題...

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

能不能,不是只看機器?

音響論壇250期,介紹人間映象

面對很多金字塔頂端的客戶時,
並不是賣一套音響擺在他們家裡,而是把頂尖的東西融入他們很棒的房子裡面。

客人進來店內先請他喝杯咖啡聊聊天,無形中就會拉近彼此的距離。

為此準備各種咖啡機、咖啡豆、各種茶,
讓每個進門的顧客都能喝到想喝的飲料 。

這,豈不是比一般音響店,一進門就只能傻傻的往那一堆機器亂看,來得愉快的多?
非音響迷顧客,實在是看也看不懂啊...

別冷落了女人!

正在看“體驗行銷”,某個服飾店的超級sales(年營業額US$二百萬)說,
一對夫妻進店裡,男方想買些物品,
但,這位超級sales說,對於女方

你絕對不要只因為她不購物,就給予她較少的關注,她絕對有能力破壞銷售。

這狀況,套在音響業界,很實用吧?
一對夫妻進音響店,千萬別讓女方覺得很無聊,坐不住,或是不受重視(別忘了,女人喜歡人捧),
至少準備一些飲料、點心、蛋糕之類的哄哄女人吧...

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

誰說音響只能在傳統音響通路賣?


這套在敗家網上賣NT$35,000
http://www.byja.com/products_detail.asp?products_id=12108
貴嗎?
敗家網是Mac族出沒的老地方冰果室相關網站,Mac一套至少也要NT$45,000,iPhone一隻要二萬多,iPod touch也要一萬,
NT$35,000怎能算高價?

別忘了,網路購買者,並非傳統音響通路的消費群,音響迷,
二者對某樣產品的價格概念幾乎毫無相關性,別拿音響迷的價格概念套到這個通路來用!
買PC,超外行的人也會找個行家問,
買音響,去哪裡找人問啊?音響迷應該佔不到1%的人口吧...
所以,網路購買者根本就不知道一套NT$35,000的音響該長怎樣,聲音該如何!

真正的重點,其實在外觀,Mac族群要求的是“現代設計感”!
而你賣傳統音響通路那些老男人要的都是木皮!

或許你會說,音響要聽了才算!
沒錯,敗家網的行銷是這種方式的 http://www.frostyplace.com/index.php?story_id=9167
與音樂創作者結合!
你曾想過以這種方式接觸顧客嗎?